科研夢想在這里孵化
■張?zhí)鞜?李文浩 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李芮
海軍勤務學院學員正在進行油料裝備的學習與實操。王藝霖攝
“等風來不如追風去,我們想看的夢想和遠方,讓我們自己去追逐。”剛剛收到全軍軍事建模競賽二等獎榮譽證書,學員鄭潤豪就被同學們推到俱樂部的講臺上,請他發(fā)表獲獎感言。
海軍勤務學院后勤科技先鋒俱樂部成立于一年前,成員全部由后勤專業(yè)學員組成。一年后,這個年輕俱樂部創(chuàng)造的成績令人驚喜:在第十三屆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制作大賽斬獲全國一等獎、二等獎,代表學院參加“深藍引擎”國際海軍學員領導力淬鋒營活動……
強勁的“爆發(fā)力”,來自同樣強勁的“吸引力”。
“在這里,任何天馬行空的想法都可以提出,都可能實現(xiàn)?!睂W員黃杉說,學院專門為愛好科研創(chuàng)新的學員提供了這一平臺,只要你有興趣、有想法,都可以報名參加。
伴著暮春的暖風,讓我們走進這個活力滿滿的俱樂部,聆聽他們追光逐夢、勇敢前行的青春故事。
每種聲音都能被聽到,每個夢想都可能被實現(xiàn)
“這里為我們搭建了更大的舞臺?!焙\娗趧諏W院學員崔德誠滿臉笑容,向第一次走進該俱樂部的記者分享起他的感受。
一年前,學院決定組建后勤科技先鋒俱樂部,由學院教務處管理和籌劃活動。招新告示剛一公布,便吸引了許多學員的目光。
招新宣講會現(xiàn)場,一塊電子顯示屏上寫著幾個大字——“夢想孵化器”。
“什么是‘夢想孵化器’?”崔德誠盯著屏幕自言自語。
“只要你有科研創(chuàng)新的夢想,我們就會想辦法幫你實現(xiàn)!”教務處領導孫雷霆介紹,該俱樂部實行“雙選制”,學員與俱樂部經過彼此了解,雙方都滿意后“合作”便成立。
“也許可以試一試。”崔德誠心動了。
孫雷霆接著說:“這里有豐富的學習資源,可以邀請教員一對一交流,連線優(yōu)秀畢業(yè)學員,還可以去企業(yè)和工廠參觀,了解當前最先進的技術……”
這番話徹底點燃了崔德誠心中的火苗。他是油料專業(yè)的學員,對如何提高油料保障效率有自己獨到的思考??裳劭催€有一年多就要畢業(yè)了,他的一番“設想”還在原地打轉?!斑@個機會不容錯過!”崔德誠迅速下定決心,要來一張申請表認真地填寫起來。
與此同時,孫雷霆拿出一個筆記本,讓報名的學員續(xù)寫:如果我加入了俱樂部,我希望……
“我希望能多結識勤務保障領域內的名師”“我希望設計一款環(huán)保防腐蝕材料”“我希望擁有自己的創(chuàng)新試驗場”……不少學員當場寫下了自己的心聲。
一周后,俱樂部進行招新面試。令崔德誠沒想到的是,他報名時的心聲被聽到了——俱樂部為他提高油料保障效率的“設想”專門打造了一套培養(yǎng)計劃:指定帶教教員,提供現(xiàn)有保障方式的設計思路,安排參觀見學,通過崗位實習到艦艇部隊收集情況……
學員們寫在筆記本上的心聲大都得到了回應。俱樂部里,建起院內外專業(yè)導師庫,試驗場初具規(guī)模,硬件平臺得到全面升級……
經過面試,崔德誠如愿加入俱樂部。第一次專業(yè)交流,他就被邀請到某油料補給仿真實驗室,在參觀中啟發(fā)設計思路。
“后勤科技先鋒俱樂部建立之初,就是想做好服務者,依托軍內外資源力量,為學員搭建更大的科研平臺和展示舞臺,激發(fā)他們的創(chuàng)造力?!睂O雷霆說。
學員閆立行也加入了該俱樂部。最近,他和隊友在準備第五屆軍校裝備保障材料創(chuàng)新大賽時,甫一開始就遇到了“瓶頸”。
“如何才能滿足高山海島部隊在戰(zhàn)時后勤供應中斷情況下對飲水的需求?”閆立行團隊經過多次嘗試,都沒有找到更好的思路。一籌莫展之時,閆立行接到一通電話。原來,俱樂部主動幫他們聯(lián)系了“場外專家”——正在研究一種空氣取水技術的某系教員楊星。
“大氣中水含量很高,通常情況下它們以氣態(tài)形式存在?!睏钚情_始進行引導。他從保溫袋中拿出一瓶結了冰的水,不一會兒,瓶子外壁上漸漸蒙上一層水珠。
“只要溫度降低,就能將大氣中的氣態(tài)水變?yōu)橐簯B(tài)水!” 閆立行豁然開朗。
有了楊星的啟發(fā),閆立行和隊友很快設計出了參賽作品,并成功通過初賽。這幾天,隊員們正在積極備戰(zhàn)復賽。學員陳凱進一步優(yōu)化作品細節(jié),陳超群著手完善論文,閆立行負責申報專利材料。
當聲音被聽到,需求被重視,夢想就離實現(xiàn)越來越近。
比舞臺更大的是眼界,看得越多,思維越開闊
閉門造車,不如開門問道,俱樂部學員吳金濤對此深有體會。
半年前,吳金濤在課堂上聽到教員講授無人潛航器相關知識,內心十分感興趣。課后,他頭腦中冒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——設計一款新型無人潛航器。
然而,課堂上的理論知識相對簡單,僅憑書本里的內容很難把構想付諸實踐,這令吳金濤陷入沉思。
巧合的是,駐地附近恰好有一家做無人潛航器的地方企業(yè),這個企業(yè)曾設計制造出多款前沿產品。得知吳金濤面臨的問題后,孫雷霆通過學院進行溝通,為俱樂部的學員們安排了一堂參觀見學課。
幾天后,在教員的帶領下,俱樂部學員來到該企業(yè)。剛走進展廳,大家的目光便被巨型水池中的新型無人潛航器吸引。
“這款無人潛航器智能程度有多高”“它搭載了哪些新技術”“如何提高水下信號傳輸質量”……學員們圍著講解員問個不停,講解員耐心地為他們一一解釋。
“原來無人潛航器還能這樣設計?!眳墙饾粲兴嫉攸c點頭。此時,他的腦海里漸漸搭起一個作品的輪廓。
返回學院后,學員們在教員的指導下閱讀文獻、交流想法、形成方案。3個月后,吳金濤和俱樂部成員共同設計的新型無人潛航器驚艷亮相。
“比舞臺更大的是眼界,看得越多,我們的思維越開闊?!眳墙饾f,后勤科技先鋒俱樂部讓他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。
俱樂部學員黃杉也有同樣的感觸。他和團隊成員設計的作品,獲得了海軍首屆能源動力杯比賽一等獎。談及此事,黃杉特別感謝教員幫助他們“開拓了思維、打開了思路”。
之前,在一份調研報告中,黃杉發(fā)現(xiàn)了某部基層官兵的用電問題:“有些單位供電模式單一,如果趕上用電高峰,電力就可能不穩(wěn)定,有限的發(fā)電機只能優(yōu)先保障核心工作。”
如何保障官兵在任何時候都能使用安全穩(wěn)定的電力系統(tǒng)?黃杉以此為題進行研究。然而一周過去了,他卻沒有絲毫進展。
一旁的指導教員周煜韜將這一切都看在眼里。當黃杉向他請教時,他并沒有直接給出答案,而是帶黃杉參觀了駐地某高校的新能源電網(wǎng)系統(tǒng)實驗室。
看到實驗室里的清潔能源交織在一起,源源不斷進行供能,黃杉深受啟發(fā)。他一邊琢磨數(shù)據(jù)一邊設想:“如果引入一個新的電網(wǎng)系統(tǒng),整合更多的能源線,并在此基礎上搭建大模型,也許就可以優(yōu)化用電分配不均的問題……”
聽到黃杉的想法,周煜韜欣慰地點點頭。
這之后,周煜濤帶領黃杉按照先理論、再仿真、后實踐的順序,進行知識擴充。充實的案例、新穎的思路,大大開拓了黃杉的思維。沒過多久,他就設計出了參賽作品。
盡管已在比賽中取得優(yōu)異成績,但黃杉并不滿足。能源動力系統(tǒng)迭代快,他決定緊跟前沿,將自己的作品升級到2.0版本。正巧,學院邀請一位教授前來授課,主題是人工智能發(fā)展對全球各行各業(yè)的影響。
一邊聽課,黃杉一邊思考:“能否將能源供應與人工智能掛鉤?”課后,黃杉主動與教授探討。
“人工智能可以為各行各業(yè)發(fā)展裝上‘加速器’,只是實施路徑需要認真分析……”教授為他講解道。
受此啟發(fā),黃杉開始琢磨如何把新電網(wǎng)系統(tǒng)與人工智能結合。人工智能進行態(tài)勢感知、電力系統(tǒng)分析計算、自動識別控制多能互補系統(tǒng)……一個個創(chuàng)意的火花在黃杉腦海中閃現(xiàn)。
“思維破圈了,創(chuàng)新的腳步才能邁向更廣的領域,我們才能取得更多的收獲?!秉S杉興奮地告訴記者,“升級版的作品已在搭建中!”
青春是一場追夢的奔襲,每一次努力都會閃閃發(fā)光
學員鄭潤豪的父親是一名科研人員。受父親言傳身教的影響,他從小便立志科研報國。去年加入后勤科技先鋒俱樂部后,鄭潤豪才意識到科研遠比他的想象更加艱辛。
深夜,計算機房內傳來鼓點般密集的鍵盤敲擊聲。鄭潤豪盯著屏幕上的一行行代碼,指尖在鍵盤上不停地跳躍。
“參數(shù)誤差超過閾值!”第8次調試失敗的紅字刺入眼簾。
鄭潤豪與其他學員組隊參加全軍軍事建模競賽,眼看就到截止時間了,一個參數(shù)怎么都算不對,導致模型方案遲遲建不起來。
鄭潤豪重重靠向椅背,父親的身影在他的腦海中逐漸清晰。小時候,父親常常在深夜進行實驗計算,可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。盡管如此,他卻從沒放棄。
想到這里,鄭潤豪感受到一股力量。“最后一秒,事情都可能迎來翻轉?!彼麖囊巫由蠌椘馂殛犛汛驓?,“我們再試一次!”
凌晨3點17分,白板上潦草的公式覆蓋了半面墻。鄭潤豪突然抓起激光筆,光束定格在一行代碼上:“傳統(tǒng)蟻群算法只考慮路徑最短,但實戰(zhàn)中運輸載具的燃油消耗、敵情威脅……”他的聲音陡然升高,“引入大模型的動態(tài)評估模塊!”
一時間,5雙手同時伸向鍵盤開始敲擊,仿佛突擊隊沖入火力盲區(qū)。
當?shù)?次仿真測試的綠光亮起時,墻上的鐘表指向05:44?!拔覀兂晒α?!”鄭潤豪和隊友們激動地抱在一起。
這次全力以赴的拼搏,讓他們獲得了全軍軍事建模競賽二等獎,俱樂部榮譽墻上又添新的證書。
摩挲著證書燙金的封皮,鄭潤豪想起了父親——兩代人的追夢足跡悄然重疊?!懊恳淮翁魬?zhàn)就像在一條漆黑的路上奔跑,如果因為看不到希望而駐足不前,那我們將永遠無法沖破黑暗。只有努力奔跑,才能通向光明的未來?!彼f。
在后勤科技先鋒俱樂部,學員王藝霖乘著夢想的小船乘風破浪。
“第一次見到大海,是小學時父母帶我乘坐觀光船游覽。波光粼粼的海面,讓我心馳神往。那時我就想,可不可以設計一艘屬于自己的小船,在海面上蕩漾?!蹦谴温糜螝w來,王藝霖便喜歡收集航船模型,夢想成為一名船舶設計師。
走進海軍院校,加入學員俱樂部,王藝霖感覺他的青春與夢想撞了個滿懷。
不久前,王藝霖與隊友報名參加全國海洋航行器設計與制作大賽。他們的參賽項目是航模競速類比賽:相同電池動力下,誰設計的航模速度更快,誰的成績就更高。
為了提高航模速度,他們將船體的棱角進行打磨,減小阻力。然而,極致追求外形的圓潤纖薄,導致船體在實驗中出現(xiàn)了滲水漏水情況??粗撝蟹e水越來越多,王藝霖有些著急,他心想:“教員以前強調過,簡單的加固、粘貼、密封會影響航模前進方向,致使它在水中碰壁,而碰壁就意味著出局?!?/p>
距離比賽只有不到兩周的時間,王藝霖和隊友決定從頭再來。
他們抓緊一切時間重新設計和制作。裁切船體,調整螺旋槳入水角度,平衡船體重心……一個又一個深夜,他們對問題一點點進行修正,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(jié)。
功夫不負有心人。最終,這艘搭載著他們夢想的小船突出重圍,在比賽中拿到了全國二等獎。
比賽結束,王藝霖輕輕擦拭著傾注了很多時間和心血的小船,說道:“努力沒有終點,我們要繼續(xù)向著夢想的遠方駛去?!?/p>
青春是一場追夢的奔襲,每一次努力都會閃閃發(fā)光。依托后勤科技先鋒俱樂部這個平臺,一群青年乘風破浪、攜手成長,在追夢的路上再一次出發(fā)……